黄榦家训
人莫先于孝友。父母罔极之恩,兄弟天显之亲,为人伦之至重。故惟能善事亲知敬兄者,方可为人子、为人弟。
学莫先于读书。人性本善,知识不明,故流而为恶,圣贤经训所以使其人以趋善。况儒衣儒冠自当穷经博古,为君子之真儒。
人身至贵少有,纵欲则流而为贱,戒谨恐惧,庶几寡过。
事以勤而得,怠而失。人有一身,则仰事俯育自有当为之事。鸡鸣而起,恐常不及,岂宜惰其四肢,无所用其身力。
俭而足以,奢而匮。人之一身,不过恶衣恶食,以免饥寒。不见可欲,此心不乱,岂宜纵耳目之好,以事无益。
今百余年,更历三世,守此五事,常如一日。继今子孙所宜永监,书之家庙以示不忘。
【释文】
为人首要孝顺友爱。父母无穷的恩情,兄弟天定的亲情,是人伦中最为重要的。所以只有能够好好待奉父母、尊敬兄长的人,才可以称为父母的儿子、兄长的弟弟。
学习首要阅读书籍。人天性本善,智慧认识下够明达,所以变得邪恶,圣人、贤人经籍义理的解说因此使人向善,况且作为读书人,应该极力钻研经籍,通晓古事,成为君子中真正的读书人。
人身极为贵重的东西少有。放纵欲望就会变得低贱,戒备谨慎,有所顾忌,或许可以少些过错。
做事,勤奋则成功,懈怠则失败。人生在世,工作养家自有应该做的事。鸡叫的时候起床,尚且担心时间不足,怎么可以让四肢懈怠,让一身的力气无所用处?
节俭就足够了。奢侈就容易匮乏。人这一身,不过担心衣食,免得饥饿、寒冷。不关注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,自己的内心也就不会混乱。怎么可以放纵感官的喜好,做无益的事?
至今,黄氏家族百余年了,更经历了三代,百余年如一日地谨记着这五件事。从今往后,子孙应该永远以这五件事为鉴,将此写在家庙里,希望不要忘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