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州历代(黄氏)进士名录
进士总数及县域分布
隋代开始开科取士,泉州从唐·贞元八年(792年)欧阳詹首登“龙虎榜”、“温陵甲第破天荒”,始有进士;至清·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科举寿终正寝,泉州的进士情况如下(不含存疑进士):泉州共有进士2455名。其中黄氏进士180名。
按时间分:唐朝1名,五代1名,北宋23名,南宋60名,明朝57名,清朝38名。
按县域分:晋江县(含今鲤城、丰泽、洛江区和晋江、石狮市)107名。南安县24名。惠安县24名。安溪县5名。永春县9名。德化县4名。同安县7名。
特奏名进士是宋代对举人考进士五次以上,年龄五十以上的给予的名誉进士。
情况如下:
名称
|
进士
合计
|
其中1:
黄氏进士
|
其中2:
2进士
|
2宋代特
奏名进士
|
其中3:
3文进士
|
3明清时代武进士
|
晋江县
|
1611
|
107
|
1218
|
393
|
1549
|
62
|
南安县
|
240
|
24
|
227
|
13
|
218
|
22
|
惠安县
|
155
|
24
|
134
|
21
|
142
|
13
|
安溪县
|
77
|
5
|
67
|
10
|
75
|
2
|
永春县
|
114
|
9
|
83
|
31
|
103
|
11
|
德化县
|
44
|
4
|
30
|
14
|
44
|
0
|
同安县
|
214
|
7
|
204
|
10
|
170
|
44
|
泉州合计
|
2455
|
180
|
1963
|
492
|
2301
|
154
|
唐朝(1名)
唐代,泉州共有进士12名,其中晋江县5名,南安县7名。(不含存疑进士)
附:唐代存疑进士(5人)【晋江】黄讷裕。黄讷裕,惠安人。
乾隆《泉州府志·补编》载:“黄讷裕,字信夫,惠安锦田人,唐·乾符元年进士。弱冠博通经史,为文绮丽,应制科,叠叠千言。初授江州录事,著声其明亮不回,有古大臣风,中外翕然望之。累官至工部侍,银青大夫。卒,谥匡立。”
五代(1名)
五代,泉州共有进士7名,其中晋江县6名,南安县1名。
后唐·天成二年(927年)丁亥科,1人: 【晋江】黄仁颖(第一名,状元)。
〖按:黄仁颖: 清·徐松《登科记考·第25卷》曰:“后唐·明宗·圣德和武钦孝皇帝·天成二年,进士23人:黄仁颖,状元,见《玉芝堂谈荟》。……按仁颖于梁·贞明中学究及第,至是年复登进士第。”现代《泉州市教育志》用此说。 但《八闽通志》、《福建通志》、乾隆《泉州府志》均载黄仁颖于同光间(923—926年)登进士第,主要依据是《太平广记·卷470·草木2·异木》抄录宋·徐铉《稽神录·第5卷·登第皂荚》所载:“泉州文宣王庙……庭中有皂荚树,每州人将登第,则生一荚,以为常矣。梁·贞明中,忽然生一荚有半,人莫谕其意。乃其年,州人陈逖进士及第,黄仁颖学究及第(学究一经科)。仁颖耻之,复应进士举。至同光中,旧生半荚之所,复生全荚。其年,仁颖及第。”〗
北宋 (黄氏进士23名,其中正奏名进士20名、特奏名进士3名)
北宋,泉州共有进士494名,其中正奏名进士343名、特奏名进士151名。(不含存疑进士)
另外,宋代有开武举,泉州在北宋有武举9人,其中晋江县7人、惠安县1人、永春县1人,政和二年(1112年)晋江杨友获第一名;南宋有武举42人,其中晋江县40人、永春县2人,乾道八年(1172年)晋江林宗臣获第一名。但是,整个宋代武举没有同进士挂钩,也没有武进士名称,因此,中式者不称为武进士,也没有武状元等之说,故不纳入。
咸平元年(998年)孙仅榜,3人: 【惠安】黄宗旦(一甲第二名,榜眼)。
景德二年(1005年)4人: 【惠安】黄宗望。
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7人: 【晋江】黄虚舟。
景祐元年(1034 年)张唐卿榜,20人: 【晋江】黄炳、黄伟。 【永春】黄豫。
宝元元年(1038年)13人: 【惠安】崔黄臣。
嘉祐二年(1057年)章衡榜,15人: 【惠安】黄痒奕。
熙宁六年(1073年)余中榜,19人: 【晋江】黄发、黄洞。
元丰二年(1079年)时彦榜,17人: 【晋江】黄节。
元丰五年(1082年)黄裳榜,18人: 【晋江】黄允(特奏名进士)、黄琰。
元丰八年(1085年)15人: 【晋江】林黄中。
元祐三年(1088年)8人: 【惠安】黄允升(特奏名进士)。
元祐六年(1091年)13人: 【晋江】黄寇。
元符三年(1100年)季釜榜,14人: 【晋江】黄俪、黄章。
大观三年(1109年)贾安宅榜,15人: 【惠安】黄胜。
政和五年(1115年)何粟榜,20人: 【晋江】黄秀实、黄若时。 【惠安】黄与靡(特奏名进士)。
重和元年(1118年)13人: 【南安】黄駜。
南宋 (黄氏进士60名,其中正奏名进士51名、特奏名进士9名)
南宋,泉州共有进士924名,其中正奏名进士583名、特奏名进士341名。
建炎二年(1128年)14人: 【晋江】黄蔼。 【永春】黄丰。
绍兴五年(1135年)19人: 【晋江】黄荚。 【惠安】黄衮。
绍兴八年(1138年)20人: 【晋江】黄民先、黄硕、黄民师。
绍兴十二年(1142年)陈诚之榜,22人: 【晋江】黄秉德。 【惠安】黄顾言。
绍兴十五年(1145年)16人: 【晋江】黄铎、黄光实、黄秉哲。
绍兴二十一年(1151年)15人: 【晋江】黄毅、黄介(特奏名进士)、黄濬、黄彤。
绍兴二十七年(1157年)王十朋榜23人: 【晋江】黄适。 【永春】黄中立、黄伟(字维之)。 【同安】黄万顷。
乾道五年(1169年)郑侨榜,21人: 【晋江】黄宙。 【惠安】黄时亨。
乾道八年(1172年)13人: 【晋江】黄炳。
淳熙二年(1175年)19人: 【晋江】黄确(特奏名进士)。
淳熙八年(1181年)黄由榜,18人: 【晋江】黄禹畴。
淳熙十一年(1184年)卫泾榜,22人: 【晋江】黄忠。
绍熙元年(1190年)余复榜,35人: 【晋江】黄兴诗。
庆元五年(1199年)曾从龙榜,35人: 【晋江】黄次曾、黄玙。 【德化】黄圭(特奏名进士)。
嘉泰二年(1202年)26人: 【晋江】黄谦(特奏名进士)。 【德化】黄龟朋。
开禧元年(1205年)25人: 【晋江】黄尹、黄应甲。
嘉定元年(1208年)23人: 【惠安】黄学行。
嘉定四年(1211年)23人: 【晋江】黄枢才。
嘉定七年(1214年)袁甫榜,24人: 【德化】黄霆发。
嘉定十年(1217年)19人: 【晋江】黄必昌。
嘉定十三年(1220年)19人: 【晋江】黄时中。 【安溪】黄申孙(特奏名进士)。
嘉定十六年(1223年)29人: 【晋江】黄作霖。
绍定二年(1229年)34人: 【晋江】黄章。 【安溪】黄始振。
绍定五年(1232年)27人: 【晋江】黄有孚、黄明甫、黄梦烈。 【安溪】黄商楫(特奏名进士)。
端平二年(1235年)27人: 【晋江】黄瑞龙。
嘉熙二年(1238年)周垣榜,17人: 【晋江】黄春卿。
淳祐四年(1244年)留梦炎榜,17人: 【晋江】黄龟助。
宝祐元年(1253年)5人: 【惠安】黄福老。
宝祐四年(1256年)丙辰科文天祥榜,16人: 【惠安】黄岩孙。
开庆元年(1259年)3人: 【惠安】黄瑞龙。 【安溪】黄廷瑞。
景定三年(1262年)13人: 【晋江】黄克济。
咸淳元年(1265年)3人: 【安溪】黄荣甫。
附:宋代存疑进士(92人) 【晋江】黄作。 【惠安】黄腾(特奏名进士)、黄璟(特奏名进士)。 【德化】黄景荣(特奏名进士)。
元、明(黄氏文进士57名)
明代,泉州共有进士664名,其中文进士595名、武进士69名。(不含存疑进士)
洪武十八年乙丑(1385年)丁显榜:6人:【晋江】黄维清(字源洁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维清》)。
永乐二年(1404年)8人:【晋江】黄应。
天顺元年(1457年)1人:【同安】黄观。
成化八年(1472年)1人:【晋江】黄宽。
弘治六年(1493年)毛澄榜,6人:【晋江】黄铭、黄嵘、黄信。
弘治十二年(1499年)伦文叙榜,3人:【南安】黄天爵。
弘治十五年(1502年)壬戌科康海榜,6人:【南安】黄河清。
弘治十八年乙丑(1505年)顾鼎臣榜:6人:【晋江】黄瑗。
正德九年(1514年)6人:【同安】黄伟。
正德十六年(1521年)3人:【晋江】黄润。
嘉靖二年(1523年)4人:【南安】黄瓒、黄澄。
嘉靖八年(1529年)罗洪先榜,12人:【永春】黄光昇(字明举,号葵峰,谥恭肃,晋江潘湖垵边临漳人。参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光昇》 )
嘉靖十四年(1535年)乙未科7人:文进士韩应龙榜,6人:【晋江】黄鳌(字时镇,号三峰,今石狮市宝盖铺锦人,殿试三甲第二百二十七名[是科最后一名],任湖广参议,著《三峰文集》)
嘉靖二十年(1541年)5人:文进士4人:【南安】黄养蒙。
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李春芳榜8人:【晋江】黄铸。
嘉靖二十九年(1550年)唐汝楫榜,17人:【南安】黄大节。
嘉靖卅二年(1553年)癸丑科14人:文进士陈谨榜,13人:【惠安】黄森(字淑乔,号骁峰,螺阳镇东风村沈厝人。参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森》)。
嘉靖三十八年已未(1559年)丁士美榜,9人:【南安】黄襄。
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申时行榜13人:【南安】黄思近。
嘉靖四十四年乙丑(1565年)14人:文进士范应期榜:13人:【晋江】黄才敏。
隆庆二年(1568年)戊辰科罗万化榜,18人:【晋江】黄凤翔(一甲第二名,榜眼)、黄德洋(字以达,号振海,祖籍 石狮市 永宁沙堤,迁居晋江山前,殿试三甲第三百零五名,连捷进士,任四川按察佥事。清·乾隆《晋江县志·循绩》有传。)、黄一龙(晋江县浦口人[今鲤城区江南街道东浦社区浦口],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一龙》)。
万历二年(1574年)甲戌科12人:文进士11人:【晋江】黄道瞻(字汝临,今石狮市永宁梅林人,尚书黄克缵侄,殿试三甲第127名,连捷进士。)。【南安】黄师颜。
万历五年(1577年)10人:文进士沈懋学榜,8人:【同安】黄文炳。
万历八年(1580年)庚辰科13人:文进士张懋学榜,12人:【晋江】黄克瓒(字绍夫,号钟梅,谥襄惠,明·晋江人[今石狮市永宁镇梅林村],殿试二甲第九名。参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克缵》)
万历十四年(1586年)丙戌科24人:文进士唐文献榜,21人:【晋江】黄汝良(字名起[明起],号毅庵、易庵,安平[今安海]金墩人。会试第二名、廷试二甲第十六名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汝良》)、
万历十七年(1589年)己丑科20人:文进士焦竑榜:17人:【南安】黄华秀。武进士赵绅榜3人:【晋江】黄守魁(字君贤,号哲斋,谥武烈,今石狮市宝盖塘园人,武科殿试第三名[武探花 ]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守魁》)。
万历廿三年(1595年)乙未科22人:文进士朱之蕃榜,20人:【晋江】黄志清。
万历廿六年(1598年)戊戌科16人:文进士赵秉忠榜15人:【晋江】黄国鼎。【南安】黄一良。【永春】黄琰。
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17人:文进士黄士俊榜,16人:【晋江】黄龙。
万历卅八年(1610年)庚戌科17人:文进士韩敬榜,16人:【晋江】黄卷。
万历四十七年(1619年)己未科,15人:文进士庄际昌榜13人:【晋江】黄廷师。
天启二年壬戌(1622年)14人:文进士文震孟榜:12人:【南安】黄梦松(字茂卿,十七都埔头[罗山镇埔心村]人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梦松》)。【同安】黄仲晔。武进士2人:【惠安】黄奕熙。
天启五年(1625年)乙丑科18人:文进士余煌榜16人:【晋江】黄日昌、黄景昉。【惠安】黄学元(字汝一,又字铨熙,螺阳镇东风村沈厝人,黄森孙。参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森、黄学元》)。
崇祯四年(1631年)辛未科11人:文进士陈于泰榜10人:【晋江】黄景胤(亦作黄景孕,字景止,号念燕,泉州郡城文山铺人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景孕》)、黄熙胤。
崇祯七年(1634年)甲戌科刘理顺榜,9人:【晋江】黄景明(字可文,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景明》)。【南安】黄士藻(字宗素,号金庵,晚号金墩逸人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士藻》)。
崇祯十年(1637年)丁丑科刘同升榜,11人:【晋江】黄润中、黄徽胤。
崇祯十三年(1640年)庚辰科17人:文进士魏藻德榜,15人:【晋江】黄锡衮。
崇祯十五年(1642年)特科,9人:【晋江】黄继冕。
崇祯十六年(1643年)癸未科18人:文进士杨廷鉴榜17人:【晋江】黄道昶(字明汝 ,今石狮市永宁梅林人,殿试三甲第一百九十一名,连捷进士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道昶》)。【南安】黄士戟。
附:明代存疑进士(6人)【惠安】黄文箓
清代,泉州共有进士354名,其中文进士266名、武进士90名。(不含存疑进士3人)
顺治三年(1646年)1人:【晋江】黄志遴。
顺治六年(1649年)己丑科刘子壮榜:8人:【晋江】黄日祚(二甲第二名)、黄中通、黄灏中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柯赓昌》)。【惠安】黄云蒸。
康熙十二年(1673年)3人:【晋江】黄志焕。
康熙卅三年(1694年)甲戌科5人:文进士胡任舆榜4人:【晋江】黄觐光(字涵伯,号企钟,今石狮市永宁梅林人,乡试亚魁,殿试三甲第四十六名 进士。 详见泉州历史网 《泉州人名录·黄觐光》) 。【惠安】黄彦标(字树之,号朴亭,螺阳镇东风村沈厝人。参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彦标》)。武进士1人:【同安】黄国栋。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3人:武进士2人。【永春】黄良士。
康熙六十年(1721年)7人:文进士5人:【晋江】黄焕彰。
雍正元年(1723年)癸卯恩科于振榜5人:【晋江】黄岳牧。【南安】黄允肃。【永春】蔡良庆(黄良庆,今石狮市宝盖铺锦人,永春籍,榜姓蔡,殿试三甲第五名,任贵池知县)。
雍正二年(1724年)10人:文进士7人:【南安】黄大山。武进士3人:【南安】黄国英(罗东镇埔心村埔头人)。
雍正八年(1730年)庚戍科,13人:文进士周澍榜,10人:【南安】黄廷玉。【惠安】黄文修。武进士3人:【晋江】黄世熺。
雍正十一年(1733年)癸丑科8人: 文进士陈倓榜6人:【永春】黄孕昌。武进士2人:【惠安】黄绍培。
乾隆元年(1736年)丙辰科7人:文进士6人:【惠安】黄瑶观。
乾隆七年(1742年)6人。武进士1人:【晋江】黄世煌。
乾隆十年(1745年)6人:武进士1人:【晋江】黄世瑛
乾隆十六年(1751年)2人:【同安】黄涛。
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3人:文进士2人:【晋江】黄世德。
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4人:【晋江】黄启骏。
乾隆四十年(1775年)2人:【晋江】黄燮(安海人,铨选知县)。
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1人:武进士1人:【晋江】黄浩然。
嘉庆六年(1801年)辛酉恩科顾皋榜2人:【晋江】黄大龄(今石狮市宝盖龟湖人,殿试三甲第四十七名,任汀州府学教授。)
嘉庆十四年(1809年)2人:武进士1人:【南安】黄时忻。
嘉庆十九年(1814年)3人:文进士2人:【南安】黄辅清。
道光十五年(1835年)2人:【晋江】黄宗汉。
同治二年(1863年)癸亥恩科3人:文进士翁曾源榜2人:【晋江】黄谋烈(黄懋烈,字祉文,号佑堂,泉州东街观口人,殿试第三甲第三名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谋烈》)。
同治十三年(1874年)甲戌科6人:文进士陆润庠榜3人:【晋江】黄贻楫(一甲第三名,探花)、黄抟扶(字通材,号祝堂,泉州后城人[今属鲤城区]。详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·黄抟扶》)。
光绪六年(1880年)2人:武进士2人:【南安】黄培松(一甲第一名,武状元)。
光绪十八年(1892年)3人:【南安】黄尔沤。
光绪二十年(1894年)1人:武进士1人:【南安】黄德。
【本版主要依据陈笃彬、苏黎明《泉州古代科举》(齐鲁书社,2004.9),以及其他资料编制。其中乡籍是当时地域。人物情况参见泉州历史网《泉州人名录》各人名条。】
(黄正瑞整理于2019年12月20日)
附:科举制度简介
科举制度始于隋、唐,成于明、清。科举考试分四级:
第一级为院试。地点在府里,应试者称童生或儒童,及第称秀才或生员、相公、进学、泮游。秀才是功名起点,不授官职。
第二级为乡试。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,时在子、卯、午、酉年秋季,又称秋闱大比。由省提督学政主持,皇帝派主考官,应试对象秀才,及第者称举人。第一名称解元,前五名叫五魁。凡中举者取得授官资格,可授县令或其他县级官员。
泉州府文庙统计明、清时代泉州(不含同安县)中式举人3309人(文举人3269人,武举人1040人),其中
晋江县文举人1783人、武举人468人。(含今鲤城、丰泽、洛江区和晋江、石狮市)
南安县文举人583人、武举人197人。(今南安市)
惠安县文举人335人、武举人133人。(含今惠安县、泉港区)
安溪县文举人211人、武举人149人。
永春县文举人192人、武举人149人。
德化县文举人165人、武举人46人。
第三级为会试。时间于乡试次年春二月,称春闱,地点京师礼部,由礼部主持。应试者举人,及第者叫贡士,第一名称会元,可授任省、州、府官员。
第四级为殿试。于会试后举行,地点在太和殿,由皇帝主考策问,及第者称进士。分三甲金榜颁布:一甲3名,叫赐进士及第,依次为状元、榜眼、探花,合称三鼎甲;二甲若干名,叫赐进士出身;三甲若干名,叫赐同进士出身。殿试揭晓仪式特别隆重。清朝在太和殿唱名,同时在长安街挂榜文3天。榜用黄表纸制成,俗称金榜。授状元为翰林院修撰,授榜眼、探花为翰林院编修。如果乡试、会试、殿试都名列前茅,叫“三连冠”或“三元”。
宋代特奏名进士。科举考试中实行特奏名制度,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宋代实施过。宋,在“兴文教,抑武事”这一基本国策的指导下,取消了应举者的门第限制,使平民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大为增加,并吸取了唐代不第进士黄巢反叛唐政府的历史教训,于是在科举考试中录取特奏名的情况越来越多,到真宗朝中后期,逐渐形成制度。景祜元年(1034年)又规定:“南省就试……进士五举年五十,诸科六举年六十;尝经殿试,进士三举,诸科五举。及尝预先朝御试,虽试文不合格,毋辄黜,皆以名闻。”南宋孝宗乾道二年(1166年),其条件又改为:“诸路进士八举,年四十以上;五举,年五十以上;并初举甲子绍兴十四年得解,十五年到省下之人,即不曾经展过省、殿试年,自合依旧制,自解到省试下,实及三十年,并许赴特奏名殿试。”如此种种,鲜有定规。宋代科举自从有了特奏名以后,每榜所取人数皆不相同,少的数十名,多则上千名。据有关学者的初步统计,两宋科举共录取了11万人左右的合格者,其中正奏名进士和诸科约为6万人,特奏名进士和诸科约为5万人,特奏名占了全部登第人数的约百分之45%。
(黄正瑞整理于2019年12月20日)